2020/09/24

对自己的新发现

 以前和我妈吵架的时候,我妈总喜欢说我是孤独精,和鬼都不“夹”。

*广东话*

以前的我,不认同她说的,更觉得我有朋友,我不是孤独精。

可是慢慢的长大以后,我发现到其实我可能真的是一个孤独精。

可能20几岁的我,朋友时不时还会邀约一同出去。

但是随着他们结婚生子,我的社交生活就静了下来。

没有结婚的朋友也有各自的生活,

而我也甚少打扰他们。

如果没有人找我出去,我是不会或应该说很少主动找别人出去的。

除非是我觉得ok的朋友,或是时间刚好可以。

例如我们工作的间隙有时间,那就一起吃个饭吧。

就这样而已。

加上其实我是一个很慢热的人,

我不会一下子就和别人熟起来。

看到我弟弟的老婆结婚有小孩后和朋友出去的次数比我还多的时候,

我不禁反省,其实不是因为朋友结婚生子以后减少联络,

很可能是我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孤独的人。

我星期一到星期日都会工作,有工作我就会做。

不会特别的安排时间休息。

除非有旅行、外出。一般不会是我主导。

别人不找我,我不会没有事就找人出去。

我姐说因为我妈以前都不喜欢我们出街的,所以无形中也让我们养成了这样的性格。

可能吧,但是我也渐渐的理解到,如果我不要过socially isolated的生活,

我必须主动找朋友和交新朋友,不然我会越来越孤独。

我必须踏出那一步。

因为我不想成为一个孤独老人。

其实也因为最近几个月我有很多东西烦,

但是可以分享的朋友其实很少,

一些朋友因为他们工作繁忙,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他们。

很可能和朋友渐行渐远的过程就是这样开始的吧,

当大家都为生活忙碌也各自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时,

大家有不同的priorities,虽然再见还是朋友,

但是总有一点隔阂,

虽然大家不明说,但是我觉得大家是感觉得到的。

我很庆幸前段这段时间Shum Pei San在KL,

因为只有她在RMCO可以也愿意花时间在我的身上。

*ShumPeiSan谢谢你!*

虽然我给了你很多负能量,可是你没有嫌弃我,

谢谢你,希望有一天你会看到这篇道谢文。

我也有当面感谢过你,可是可能不明显。

2020/09/15

啃老族的出现

 最近和朋友谈起啃老族,也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啃老族的文章。

就有了一些想法,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我在想,把时代分成3戴,

这是我自己的assumption, 

如果啃老族大部分是20 - 30岁,有资料说40岁,

出生年份大约是1980 - 2000. 

那么他们的父母大概就是1955 - 1965年份出生的吧?

再推算父母的父母,啃老族的爷爷奶奶年代,

大约是1930 - 1945年份的吧?

当我们从这个层面来看的时候,

普遍对啃老族的看法就是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

简单的来说,大家就说是家里父母的教育和对待形成了他们缺乏能力在社会里生存和贡献。

再来,父母又有足够的资源负担他们,所以他们不愁吃穿用度。。。

但是在父母的年代,他们都埋怨爷爷奶奶养大他们的时候物资的贫乏和他们必须自力更生。

当父母变成了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受苦,

就把一切都准备好,间接的从中抹杀了孩子独立的能力。

所以我的问题是,追根究底,

当父母申述爷爷奶奶的教育程度低和不懂得如何养育“他们”的时候,

*他们是成品*

*能够自力更生和结婚生子养育小孩*

父母教育程度普遍比爷爷奶奶辈高,

那他们养育出来的“孩子”;

被叫做“啃老族”的“孩子”;

这是他们的“成品”。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成品”放在左右比较的时候,

我们还会说爷爷奶奶辈的教育失败,不懂得如何教小孩吗?

很可能,啃老族的现象也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衍生出来的副产品罢了。

至少这是我的愚见,毕竟我没有深入的做这一方面的学术研究,

所以我只能把这个个人观点写在这里。

Happy New Year 2024

 今年對我來說是一個新開始, 因為我真的要結束我“念書”的日子了。 想得到很久的master也在去年得到了。 但是我沒有想像中的激動,開心一定的。 我現在面臨的問題確實身份曖昧, 我必須重新定義我的專業身份。 同時我的生活也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如果要說,感覺上3天3夜都說不完。 ...